问:师父怎样理解《华严经》里的“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”的意思?答:华严宗观察差别无限的宇宙,所立的四种法界,即事法界、理法界、理事无碍法界、事事无碍法界。语出澄观《法界玄镜》卷上。 (1)事法界︰即差别的现象界。指万有各别,诸法皆由因缘生,有分隔齐限的存在。 (2)理法界︰即超差别的实体界。指真如平等之理性通贯万有,其体性普遍恒常
一、十八界与阿赖耶识 昨天给大家简单地提到过一下,唯识所讲的这个阿赖耶识的真心,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真心的境界。平常解脱道的这个小乘佛法,它只讲明白了涅槃,证悟涅槃要透过第七识,也就是要消灭六根、六尘、六识这十八界,才能契入到涅槃的境界。
一般人专注地坐了几天就会有这个感觉:强制自己的念头,几下子还可以,但是一会儿就开始跑掉,然后把心收回来,再强制,再收回,再强制,在周而复始的强制过程中,终于感受到可以定上一会儿了,这个“定上一会儿”,就是粗心住。如果连这个感觉都没有,那你粗心住还没有。
师父,打坐心乱怎么办啊? 答:你可以只管打坐。坐久了,内心的起心动念就会越来越多、越来越清楚,智慧正在提高的过程中,总是这样的。
问:神识到底是什么? 答:神识就是轮回的主体,或者说是业力的聚集体,它是业力聚合在一切的自我感觉。一般不说是灵魂,因为灵魂就意味着不灭,而神识在打破我执的时候就会消失,毁灭我执,毁灭一切业的造作,神识也就不复存在了。
善士问:功夫做到什么程度,才可以坐脱立亡?请法师开示!达照法师答:坐脱立亡,情况还是蛮多的。就是对自己的四大能够自由地协调,他才能做到坐脱立亡。四大不能协调的时候,你就没办法坐脱立亡。
善士问:请师父开示: 如何做到持戒圆融无碍?达照法师答:持戒圆融无碍,持戒本身其实就是圆融无碍的,不用问怎么才能做到圆融无碍。因为佛的戒定慧三学本来就互相没有任何矛盾的,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,只要是持戒的,戒律清净便于得定,定力足了以后,他就开智慧。
实际上七宝池、八功德水,跟往生西方净土的人的内心是完全对接起来的。八功德水就是八正道分。七宝池按佛经里面说,其实在佛法当中。我们要想自己修行,在我们的生命里面有最重要的七样宝,哪七样?就是七菩提分。七菩提分是哪七菩提?
念佛法门,广大如虚空,清净无杂染,乃是释迦弥陀两土世尊自性清净心的全体大用实相妙理所彰显,非常殊胜不可思议。念佛人要在妄想当下转为念佛,唯此一处为下手功夫,离此更无玄妙可得。但精进修行持名念佛,作功夫时,进退得失,也要稍微了解一二,免得自己无端疑惑。
问:什么叫恶知识?怎样辨别善恶知识? 答:“恶知识”为“善知识”之对称。又作恶友、恶师、恶师友。即说恶法与邪法,使人陷于魔道之恶德者。 《法华经》卷二《譬喻品》载,对舍离恶知识而亲近善友之人,方可为其说法。又据北本《大般涅槃经》卷二十记载,菩萨摩诃
诵经最好是一心一意地念下去,时时起观照,那是最好的了,即使有时候会有一些妄想出现,事实上功德还是很大的;天人能否听到,也要看跟诵经的人有没有缘分,有缘才能听到佛法。
在佛弟子的心中有一种佛法,在不是佛弟子的人心中也有一种佛法,而此两种佛法的共同点便是拥有了生命,因为每个人的生命中就有佛法。学佛的人,假如不知道如何观照自己的生命,那就难以真实受用佛法,除非你有殊胜的善根和机缘。不过,未能把握佛法精神的,
按佛法说的心,就是阿赖耶识的真心,事实上它是小而无内,没有形象的,但是不能说它什么都没有,如果认为什么都没有那是断灭见,如果你认为一定有一个东西,又是常见。它小到没有样子、没有物质、没有形象,小到这个程度,这只是它的一个层面。
念佛要诀 在宝坛寺讲《楞严经》,课间休息,有人提问:念佛修净土的人如何才能真正走上修道的正路,念佛念到什么境地才能放下,念佛的入门方法、功夫见地如何?我给他们讲了真正修持名念佛的五字要诀,就是让大家端坐凝神之后“不妄想,念佛”。 当端身正坐,专注认真
问:什么叫无明? 答:“无明”烦恼的别名;指于法无所明了。“明”是智慧、学识。因此,“无明”的语意就是无智。此外,有将一切烦恼通称为无明;或将迷于真如本际之理,特称为无明;或将不能明了抉择、解了诸法事理的烦恼,称为无明(即痴、烦恼)。 吉藏《法华经疏》
出离心有狭义和广义的。狭义的出离心就是“我要了生死”。这人在生死轮回当中受很多的苦,有我执,要把我执破掉了生死,彻底无我,超越这个自我,这是狭义的出离心。广义的出离心就是“我愿意舍弃痛苦,包括现在,包括每个念头生起来,就告诉自己:‘这个念头是痛苦的,我不生了;这个事情不行的,我不做了’”。就是你随时随处、所有一切处,都可以使自己舍离痛苦,远离不安,这就是广义的出离心。
人们常说: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。”每个人在生活当中经历的痛苦各不相同,因此烦恼也都有不同之处,讲一百年恐怕也讲不完。具体来说,小孩有小孩的烦恼,大人有大人的烦恼,就是到死的时候,每个人也都不一样——有些人死得很难看,有些人死得很无奈,有些人死得很安详。
我们经常听到:未成佛道,先结人缘。太虚大师说:仰止唯佛陀,完成在人格。人成即佛成,是名真现实。可见学佛首先是从做人开始,做一个真正学佛的人,需要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呢?《无量寿经》告诉我们说:欲生
中国的佛教在逐渐地恢复发展,我们大家现在学习,特别是汉地的佛弟子,在学习佛法的路上存在三种缺失:第一种是缺少上师、善知识的指导,没有一个真正带我们修行,或者说一直指导我们修行这条光明大路的师父;第二种是我们学习了以后、皈依了以后,不知道如何进步,就
“如是我闻”,这是所有大乘经典都共同用的序分。《阿含经》有时候会用“闻如是”,意思也是“如是我闻”,只是翻译的时候他们翻译成“闻如是”。
问:尊敬的法师 ,什么是禅净双修? 答:禅门宗下的用心法和净土往生的信愿行同时起修,就是禅净双修。
学佛修行的几个先决条件 达照法师 佛经上讲:“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。”既得暇满人身又闻如来正法,是何等福德才能臻此?所以在西藏,想要听闻佛法,首先就得供养法师,没有供养是不能听到佛法的。今天大家来听闻佛法,也是非常难得的,因此,在听闻佛法之前,也必须要有
真正的天下太平,是从情绪的稳定开始的。不要东奔西跑,即便有事情,我们也以稳定的心来面对一切。 孔老夫子讲得很好:正心、诚意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一点一点慢慢地扩展开来。要想把握世界,一
烦恼都是客人,你要不留它,它自己就走了。《楞严经》里讲:烦恼都是客人,叫客尘烦恼。你喜欢把这个“烦恼客尘”在你家里多留几天,烦恼的时间就长几天;你要不留它,它自己就走了。生活中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你愿意留它,它才会在你家里,你不愿意留它,
忏悔是认识了错误,从此以后在心中要消除这件事,不要让它再成为一种力量不停地出现。忏悔以后,要把善法在心中生起来,知道该怎么做,该念佛或持咒、该用功或修行、该安心,那你马上就安心在正法上,把错误的事情完全从心中消除。
达照法师简介 达照法师,1972年出生于浙江省文成县,俗姓林,笔名天台子,2001年在中国佛学院获佛学硕士学位。现任普陀山佛学院研究生导师、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研究员、湖南省常德市禅学会名誉会长、温州市
善士问:请师父开示,打坐打嗝,一般要持续多久才会消失这个反应呢?达照法师答:打嗝呢,很多时候是肠胃不好,这个也是气脉不通的表现,时间不一定的。有些人好多年停不下来,因为他如果身体一直有问题,就是一直没有协调好,可能也一时半会好不了
一、十八界与阿赖耶识 昨天给大家简单地提到过一下,唯识所讲的这个阿赖耶识的真心,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真心的境界。平常解脱道的这个小乘佛法,它只讲明白了涅槃,证悟涅槃要透过第七识,也就是要消灭六根、六尘、六识这十八界,才能契入到涅槃的境界。
善士问:请师父开示: 念佛时昏沉严重是业力吗?怎么化解?达照法师答:业力是九法界众生里面一个最重要的万能名词,因为就是你不昏沉也是业力。你今天高兴也是业力,今天痛苦也是业力。高兴是善业,痛苦是恶业,昏沉是无记的业。
善士问:请师父开示: 为什么魔王当时没有被佛陀所教化呢?达照法师答:佛一直都在教化,而且佛还专门讲过一本经,叫《佛说魔所教化经》。在三界以内,一个是欲界的天主,就是波旬,他是魔王。还有个更厉害的就色界的最高那层天叫摩醯首罗天
问:持戒与忏悔,是修学佛法起步的关钥。机缘不熟、闻法有年,暂时不便皈依。秘行静坐、诵三归、诵持五戒,可以吗? 答:可以是可以,但这样效果不大啊!自编自导,好像闭门造车一样。
善士问:请师父开示: 有个亲戚头痛,去医院查出来有个囊肿,想问一下佛法上这个病是什么因果造成的?有什么方法对治?达照法师答:一般脑上长瘤,佛法没有明确说长瘤一定是什么原因,但是肯定有原因,这个原因肯定是有,但是是什么原因我其实也不知道
十一、问:请问师父:有神通不一定代表开悟明心见性,但如果开悟明心见性了,就一定有神通吗?怎样做到行住坐卧都在定中?是否就是见相不着相,还是要经过长期修习禅定,打坐明心见性了才能做到? 答:有神通不一定代表开悟明心见性,如神仙天人妖魔鬼怪都有所谓的神通,
打坐的时候妄想很多,怎么办? 答:你要看到妄想背后的这个,妄想像一部电影的图影一样。你要看到电影的屏幕,这妄想在哪个地方演?它从哪里冒出来?在哪里?看到屏幕以后,其实它怎么演都很清楚。不会动,不烦它了,不讨厌它……痛苦的时候你就让它痛苦,流泪的时候让它
问:打坐以来,一直没有入定的感觉。妄念较少了,处于观照中,偶尔有思维,观照了就能打住,但没有达到过入定忘我的状态。请问法师,这也是正常的吗?功夫到什么程度,才会有更不同禅定觉知? 答:提起观照、扫除妄想,这是初步功夫,这样做是正确的。 禅定觉知的生起,首
问:有书说阿罗汉是自了汉,不会再来投胎做人,为什么又有书说济公等一些高僧大德是阿罗汉转世? 答:阿罗汉,有的是自了汉,但取涅槃,保果不前;有的不是自了汉,不住涅槃,回小向大;还有的是“外现声闻相,内秘菩萨行”,如佛在世的那些阿罗汉都在助佛教化,利益人天大
闻思·悟,这个人无我、法无我都无我,那个人无我,整个身心都是空的,当你通了无我了以后,如果没有愿的话,你在涅槃。不生不灭,那你就没有生死,没有痛苦。挺好,那挺好。但只有愿呢才能登地;没有愿,他登不了初地,初地菩萨要发愿。
闻思·悟,佛在讲经开示的时候,底下人就能够得法眼净,就直接看到没有我。就是初果罗汉,在家居士,他证初果的话很容易。以前是根本不用出家,他出不出家没关系,就跟你持不持戒也没关系。初果罗汉,那就是你一下子悟到,但是他人品道德都很好,整个风气都很好。
闻思·悟,身心快乐。到哪里感觉都快乐,就是四禅。就它的特性就是身和心关系完全协调好了。那个无色界呢,是智慧。无色就是身体没有了,没有色相了。就是你的思想跟思想之间关系处理好。所以人家说:你这个精神分裂啊,就你这个想法,又觉得这样对,那个想法就那样对
本次法语学修重点,1、佛经中也告诉我们,听法有三个规矩,叫做听法三轨,首先,于师作医想。佛陀和历代的祖师大德,还有现前的说法之师,他们都是医治我们烦恼之病的医生。其次,于法作药想,“佛说一切法,为治一切心”。最后,于自己作病人想。
本次法语学修重点,1、佛法修行的第一步,是要把病治好,这就是解脱道,我们把它称为小乘佛法。2、先要解决生死轮回的大问题,通过摆脱自我意识的执着和颠倒,把这个生死大病先治好。3、“真如”,真实不虚,如如不动。
本次法语学修重点,1、在佛法里面,有以解脱道的真如本心为证体,有以世间的人天乘为证体,有以大乘的菩提道实相为证体。2、从境界上说,涅槃是解脱生死轮回之后的境界。但是,想要证得涅槃,必须要回归我们生命的真如本体。
本次法语学修重点:1、菩提心有行菩提、愿菩提。愿菩提就是我从内心发愿——我愿成佛,成就菩提。行菩提就是你在生活当中去做了,能够按照菩提心的要求来做。2、《大智度论》告诉我们,愿菩提有两个阶段,发心菩提和伏心菩提。
本次法语学修重点:1、从欲界天、色界天及无色界天,是三界九地。欲界天虽然是五趣杂居地,但是欲界也有禅定。2、欲界六层天的一层天、二层天是忉利天和四天王天,属于有福之天,有福报就能生到那里去了。第三层天夜摩天开始,兜率天、化乐天、他化自在天
本次法语学修重点:1、内在的智慧能观察得到内在的能是无自性的,外在的所也是无自性的;能所两样都是无自性。2、禅师说:“去年穷不算穷”。无立锥之地。3、不能在念头上、不能在妄想上做功夫。4、回光返照,能所双亡,照见五蕴皆空。
本次法语学修重点,1、天台宗的教理就是一即一切。圆教就是一即一切,它不只是说理上一即一切,是事相上,叫理具三千,事造三千。在事相上也具备三千诸法的功德。2、智者大师告诉我们:“这一念心,具足三千诸法。”3、一念心具足十法界。十法界:地狱、饿鬼、畜生
赞助、流通、见闻、随喜者、及皆悉回向尽法界、虚空界一切众生,依佛菩萨威德力、弘法功德力,普愿消除一切罪障,福慧具足,常得安乐,无绪病苦。欲行恶法,皆悉不成。所修善业,皆速成就。关闭一切诸恶趣门,开示人生涅槃正路。家门清吉,身心安康,先亡祖妣,历劫怨亲,俱蒙佛慈,获本妙心。兵戈永息,礼让兴行,人民安乐,天下太平。四恩总报,三有齐资,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,生生世世永离恶道,离一切苦得究竟乐,得遇佛菩萨、正法、清净善知识,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,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。
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,若侵犯你的权益,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