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眼睛一闭一睁,一天就过去了;眼睛一闭不睁,一辈子就过去了。”小品很幽默且令人感慨,而我不敢轻言此话,生怕这眼睛一闭,它就不睁了。可想而知,我恐惧死亡。一直以来接受唯物论的教育,人死就是灰飞烟灭,赤条条地来,赤条条地去,不带走一片云彩。但真有哪个不留恋生命?在物质文明如此发达的今天,我们享有着丰裕的生活,可谓吃喝玩乐样样俱全,人生是如此美好。除此之外,以前我怕死亡,更多是出于对生命的无知,以及不相信轮回。
2015年参加读书会时,我是不相信轮回的,2016年9月进三级修学时还是半信半疑,因为轮回无法亲历体验。自己也算得上半个知识分子,凡事都要弄个明白,看个究竟。通过修学,我确定自己所学为正信的佛教,颠覆了以往对佛教的错误认识,也对佛教的世界观、缘起论做了较深入的理解。对于轮回,也从宁可信其有发展到现在的深信不疑。确切地说,佛法已像电脑程序一样成功地在我心中安装,并有效运行了,我的现实人生也因佛法受益甚深。
说到职业特质,我曾经不就是个“职业病”重症患者吗?“马列主义老太婆”,是我在工作中最形象的写照。因为从事了近20年的管理工作,在企业里,我是制度的制定者和强制执行者,我就代表着制度。举个例子吧,我从通道走过去,两边办公室里若有人在吃零食,他们就会条件反射地放下或藏起来。在工作上,我的问题还不仅于此,严师出高徒的理念、对下属恨铁不成钢的心理,都导致我待人十分严厉。
长期以来自我的优越感和主宰欲,也使得我爱憎分明的性格更为突出。同时经常拿员工的错误惩罚自己。我常对讨厌的人起嗔恨心,对照慈悲心,我真的很惭愧。对员工的违规行为,我应该及时教育引导,还要注意方式方法,让他们明白道理,自觉地去接受和改变,所以需要我更多的耐心、爱心和接纳之心;凡事先换位思考、多为别人考虑,应更多地以大姐姐的身份,而非领导的身份和员工沟通;因上努力,果上随缘,当自己减少了诸多纠结与焦虑,下属便能更易于接受我的建议,也能真切感受到我的爱心,办公氛围也就和乐融融了。
加入三级修学这几个月以来,我不断收获着改变的喜悦。正当我满心欢喜之时,年底父亲突发脑梗塞住院了。去年带父母游台湾,上阿里山时,80岁的老父亲不亚于年轻人。那段时间,正因好同学、好同事得了CA在感伤,加上人到中年,亲朋好友的一些长辈也有很多患病、辞世的,不禁感叹,现在的人想善终都不容易,无情的现实让人不得不直面生死。
想着老、病、死,难免哀痛与悲观,我再次回到法义找答案。佛法说生命的意义就是从轮回中解脱出来。那么当下,随着我的观念和心态的不断转变、改善,遇事时,理智占上风了,烦恼少了,情绪控制力加强了,不会一下子痛苦、一下子焦虑,不会简单地心随境转,就是有烦恼,也会很快走出困惑,当下我不就已经从轮回中逐步得到解脱了吗?
结合我的学佛经历,“信”的确是第一步,佛法以信为能入。只有对佛法生起信仰,才会去认识和理解,才能在生活中践行佛法。反过来,现实人生得到改善了,进而也会使信仰得到深化。
济群法师说过这么一句话:“我们的宝贵人身还剩下多少时间?如何才能有效使用?要知道,这可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啊!”是啊,现在不行动更待何时呢?我坚信,有一位好导师,有三级修学、还有一群忘我无私的好伙伴,相信我们能把握未来生命的走向。感恩佛法为我们指明觉醒之道!感恩聆听。
人的一生须练就两项本领:一是说话让人结缘,二是做事让人感动。“恶语伤人心,良言利于行”。行事之恶,莫大于苛刻;心术之恶,莫大于阴险;言语之恶,莫大于造诬。伤人以言,甚于刀剑。古人说:口能吐玫瑰,也能吐蒺藜。修炼口德,就是修炼自己的气场,一身正气才能好运多多。口德好才能运势好,运势好才能少走弯路,多些成就。
人有时候,真不知要谋求什么?往往把最值得维护和珍贵的东西忽视了,却不知拣了芝麻丢了西瓜。现在好多人都在透支健康,燃烧生命,经常借口工作忙、应酬多,不注意生活方式,不重视锻炼和爱惜自己,过早处于亚健康状态。一般都是撑不住了才去看医生,身体有毛病了和退休了才去保养和锻炼。往往都是等到健康状况不行了,才想起去珍惜和维护。其实,如果我们过早地把自己身体都搞垮了,要再多的身外之物又有何用? “ 万里长城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 ” 。世界上再富有的人,往往也无法买回自己的健康。
佛教团体,最重纪律。受了戒的人,习过威仪,自然动作合礼;普通学人,何能懂得,不免招惹讥笑。特为写出几条通常规矩来,作个参考。(一)入寺,入寺门后,不宜中央直行,进退俱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迤边行走。入殿门里,帽及手杖须自提携,或寄放他室为佳,万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。
如何烧香?一、上香时,用大拇指、食指将香夹住,余三指合拢,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,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,接受香供养。二、如果人很多时,将香直竖向上,以免烧到他人,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远的距离,举香观想拜佛。三、上香时以一支为宜,若要上三支香,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(口念,供养佛)、第二支香插右边(口念供养法)、第三支插左边(口念供养僧)、合掌(供养一切众生,愿此香华云,遍满十方界,供养一切佛,尊法诸贤圣)。
学佛的人都知道,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,我们种下什么因,就得什么果。种善因得善果,种恶因得恶果。因果从未欺骗过众生,惟人自欺,无视因果。到头来,果报还是要自己承受的。我们常听到“业因”和“业果”这两个名词,而“业”又是我们的身口意所造作出来的,当产生结果的时候,就是业果。
布施,六度之首,即以自己所有,普施一切众生,内容分为财施、法施、无畏施。佛教的布施是要人学习舍弃悭吝之私念,但布施的来处,必须是清净的,不违反国家的法律,同时施者心不骄慢,受者心怀感恩,是「能施、所施及施物,于三世中无所得;我等安住最胜心,供养一切十方佛」的清净布施。
佛陀是什么?佛陀,是古代印度梵文的音译。佛陀,含有自己觉悟、觉悟他人、觉悟一切而无所不知无时不觉的意思,所以,又被称为一切智人或正偏知觉。佛陀,简译为佛是在我们这个世界,距今约二千五百八十九年(西元前六二三年),生于印度迦毗罗卫城的释迦太子,成道之后,称为释迦牟尼。
咒最大的作用就是断除妄想,去除思虑。持咒,要注意三点:无断,无虑,无住。也即是,无间断,无思虑,无留住。1 无间断:念咒有四步:受—读—诵—持。受:先要找一个,自己喜欢的咒语,最好有一定的长度的,比如宝箧印,大悲咒,佛顶尊胜。
所谓因果,因是能造作、产生一定后果的原因,果就是由一定原因产生的结果。由佛教的缘起论产生了因果理论,因果理论是佛教轮回解脱理论的基础,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对因果理论产生了不同的看法。因果律指出: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。佛教认为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因,也可能成为果,没有绝对的因,也没有绝对的果。佛教所讲的因,有时与缘并用,且有一些区分。
香也叫信香,上香就是发信号,表示你有信心。香真正的意义是戒定真香!持戒、得定、开慧那才是真正的修行!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、感激与怀念。去染成净,奉献人生,觉悟人生。
佛,在佛教里是指佛陀,是释迦牟尼的简称。释迦牟尼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,他在廿九岁那年舍弃了即将可以继承的王位,出家学道,寻求解脱人生苦恼的方法。六年后,也就是卅五岁的时候,释迦牟尼在尼连禅河旁的菩提树下证得了正觉,正确而透彻地觉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。 释迦牟尼同我们一样都是平凡的人,他能够藉修行而悟道,所有千千万万的人类也都可以群起仿效,依照他所垂示的教法修行而证果。他祗是人类无数的先知先觉之一
盘腿,是练习静坐的最基本的功夫。盘腿质量的好与坏,直接影响静坐入静程度的深浅,这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练习。很多初学者对此都摸不着门路,给练习静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,为了更好的练好静坐,现就如何的练好盘腿及锻炼方法阐述如下:
六祖能大师,够厉害吧?资质够好吧?上上根人。按说他可以直接宣布:我是祖师了,你们都靠边站,什么程序全免!忍和尚应当也可以放心这么样去交给他的。就是按照我们现在的理解,既然这个人这么厉害,直截了当不就行了吗?不行,槽场舂米去。槽场就是厨房的后勤部门。
在家居士呢,你说我学佛修行呢,为你家人服务,为你身边的人服务,这就是学佛的基础。果然这样做,绝不至于会闹家庭别扭。有不少同修说,学了佛家庭别扭。为什么别扭啊?你老说自己做早晚课,没工夫做饭;老说要去参加共修,没工夫烧火;老说要去做义工,先生也不管,孩子也不问。上有老,下有小的,说你们好好活着,我去修行了,我会把功德全部回向给你们的。
当今社会网络便捷,资源获取便利,在大乘佛教通过网络弘法的同时,不少邪师也借此渠道宣扬邪法。初学道之人,很难分辨真伪。很多初学者找不到接触正法的渠道,故而说遇见正法难,殊不知正法就在我们身边。佛陀留下的三藏十二部经典,正规寺院皆可免费结缘,这就是指引我们得到解脱的正法。
若欲证得此三昧者,先应修福。这段教诲对我们初学佛的在家出家的同学来讲,非常具体。就是很多学佛的这些同修,在家出家都有,一开始感觉佛法好、法门殊胜,就想一下子入如来境界。别管我!干吗?我要闭关了!闭关干吗呢?我要去证三昧!这种情况现在还比较多,很流行。有没有错呢?这想法没错,但是程序弄错了。
若自己没有一颗善良的心,那遇到的一切在你眼中也不会善。若自己没有一颗清净的心,外在的一切在你眼中似乎蒙了尘。若自己没有一颗感恩的心,那你感受到的定是报怨与索取。若自己没有一颗强大的心,一点风吹草动是否就能把你击倒?
不少做家长的,谈到孩子教育的问题都比较头痛。也有数不尽的专家,给出各式各样的方案。砖家好多,可以砌墙的,一排一排的。于是家长们呢,也不知道哪一个更好。其实,亲子教育一点都不复杂,只需要从源头上去认知就行了。在我们传统教育中,这是一种生活教育,专业的说法叫孝。
这一年,又过了大半,日复一日,时光流转。在依然重复着喜怒哀乐、悲欢离合的日子里,你能看透一些了吗?能放下一些了吗?那颗执着的心能宽松一些了吗?若如是,你应大部分时间感受喜悦;若不是,我亦担忧你的苦恼是否值得。
如果一个人,想得到解脱与自在,那么一定要先从当下的选择中有所取舍,哪些事该放在心里,哪些事该从心里清除,这的确需要智慧。如果自己烦恼连连,又怎么去利益他人呢?很多不良情绪,源于心里装了太多鸡毛蒜皮的小事。给心,留一方宁静的天空,与智慧相映。
药师佛,梵名Bhaisajyaguru,音译作鞞杀社窭噜。一般称为药师如来、药师佛、大医王佛、医王善逝、十二愿王或药师琉璃光如来,又译为药师琉璃光王佛,简称琉璃光佛、消灾延寿药师佛,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。药师佛的造像,一般手持药钵或宝塔。
却说唐玄奘历经九九八十一难,长途跋涉十万八千里,从西方灵山佛地,求取大乘真经流传中土。因此通常认为国内佛教教派多为大乘佛教,可是究竟什么叫做“大乘”?
龙树菩萨是印度佛教史上赫赫有名的“第二代释迦”。佛陀灭度后400年诞生于印度,他发展了空性的中观学说,是领导大乘佛教复兴的伟大论师。中国大乘八宗都一致尊奉龙树菩萨为共同的祖师。龙树菩萨大约出生于公元二至三世纪,是南天竺的婆罗门种姓。龙树天资特别聪明,在很小的时候,听婆罗门诵读《吠陀》经典,只要听过一遍
有的时候我们看错人,不是因为善良,而是因为没有智慧不懂识人。真正的善良是能看明白一个人,而能包容他所有的不足。就是所谓的“看破不说破”。有的时候我们被人骗,往往也不是因为善良,而是因为缺乏智慧和心生贪念。不贪则不被骗。与其声讨骗子,不如充值自己的心智。真正的善良,必须要有智慧相辅助,才能做到利人并利己。也没必要为“你真诚待人,却遭人算计”而懊恼。也不要说那是你自己有多善良。其实,那是你笨你不够聪明。俗话说,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
善士问:往生咒在路上开车时诵可不可以?什么时候诵最适宜?普渡众生用什么方法快而好? 我的朋友不信佛法因果,我应该怎样做?望师父开示。恒传法师答:阿弥陀佛!只要不影响你开车时的安全,可以诵往生咒。普度众生最快、最好的方法就是自身精进修学早日成就,用自身的成就来鼓励、影响他人。
善士问:顶礼师父!我想请教一个问题,我父母是北方农村的,过年的时候他们要杀鸭、杀鸡,我也没有办法阻止他们,但是在过年的时候,我念很多往生咒回向给这些被杀的众生,请问有用吗?传喜法师答:念总比不念好,你看,我们人间在庆祝快乐的时候,其他的众生末日就来临了。
【经】咒曰。南无阿弥多婆夜(一) 哆他伽多夜(二) 哆地夜他(叁) 阿弥利都婆毗(四) 阿弥利哆(五) 悉耽婆毗(六) 阿弥唎哆(七) 毗迦兰帝(八) 阿弥唎哆(九) 毗迦兰多(十) 伽弥腻(十一) 伽伽那(十二) 枳多迦利(十叁) 娑婆诃(十四)
看到有人在煮荤的、吃荤的,首先要念什么?要念『吹肉往生咒』,念一次来:嗡 阿贝惹吽 嘎杂惹忙 梭哈,先给它超度了,但是所谓的味道,这个味道我们布施的是酱油味道,那可以,不是肉的味道,是这种属于这些素的味道,这样观想会好一点。重点是慈悲心。
往生咒梵文,学之亦甚好。但不得生分别心,谓此略文为非。一起此念,则一大藏所有咒,皆生疑心,谓为未合佛意。须知译经之人,皆非聊尔。何可以他译不同,便藐视之乎。千余年持之得利益者,何可胜数。岂千余年来之人,皆不知梵文乎。学固宜学,断断不可起优劣胜负之念。则利益自不可思议矣。
古德云:“出家乃大丈夫之事,非将相所能为。”将军武功高强可平定贼寇之乱,宰相博学多才可治理政务,使国家太平。凡天下大事,都掌握在王侯将相手中,然而先贤却说出家为僧不是他们所能做得到的。僧人的本分是修行,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,是为协助他人乃至一切众生,走出生死轮回的苦海。释迦牟尼佛苦行六年,最终证得无上正觉,弘扬佛法,度化了无量众生。从古至今,僧人修持苦行从未间断。
「往生净土神咒」大家都知道,他的名字是什么呢?「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」也叫「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」这个咒语出自《小无量寿经》,也可以这样说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能诵此咒者,」就是能够诵《往生咒》者,后面这样说的,「阿弥陀佛常住其顶日夜拥护。」
往生咒全名《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》,一般我们念完阿弥陀经都会念三遍往生咒,这个往生咒,它的来历也不寻常了。那么经一般讲是显教,后面附了咒,以咒附在经后面,这个经典呢得到这个咒,它的义理就更为显彰;而咒得到这个经呢这个咒也会更灵验。
赞助、流通、见闻、随喜者、及皆悉回向尽法界、虚空界一切众生,依佛菩萨威德力、弘法功德力,普愿消除一切罪障,福慧具足,常得安乐,无绪病苦。欲行恶法,皆悉不成。所修善业,皆速成就。关闭一切诸恶趣门,开示人生涅槃正路。家门清吉,身心安康,先亡祖妣,历劫怨亲,俱蒙佛慈,获本妙心。兵戈永息,礼让兴行,人民安乐,天下太平。四恩总报,三有齐资,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,生生世世永离恶道,离一切苦得究竟乐,得遇佛菩萨、正法、清净善知识,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,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。
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,若侵犯你的权益,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