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果,是佛法的基本定律,“因”是因缘,“果”是果报。根据佛教轮回之说,种什么因,受什么果;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每件事都有一个因,没有因的话,是没有果的。我们今天的结果,都是我们种下的一个因。世间真正的公平,就是“因果”,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,都无法在“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”的因果定律下获得宽贷或殊遇。
耳闻目睹,没得好事,生心动念,尽都贪瞋;由此欲作完人,岂可得乎?所以经云,世间众生,志性无定,造恶者多,作善者少,纵发善心,须臾即退,若遇恶缘,念念增长,今生所造之罪恶愈多,后世所受之苦果无穷;因六道轮回,随罪福而升坠,生死苦海,逐业障以飘流,
维传净土宗海会寺开山上道下源老和尚,以世缘圆满,于国历四月十六日即夏历三月一日下午七时许,安详舍报,示寂于基隆八堵正道山海会寺。噩讯传出,教界震动,伤耆德之西逝也。各方长老法师、护法居士、四众弟子人等,闻讯云集于海会堂上,
(一)叙言,吾人生长在这欺诳诈骗人欲横流的社会中,终日为恶劣环境困扰,不能自拔,无处不使你触目惊心的感觉苦痛。每见许多意志薄弱的人,打不开这种种环境,冲不破这个难关,往往向它投降,甚至由此牺牲。吾人要知道世间一切万事万物,无不是循着「因果律」在那里发
开示初机论第一: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灵鹫山中。清净台上与诸菩萨声闻。天龙八部围绕听佛说法。时有无量初发心比丘比丘尼。优婆塞优婆夷各作是念。佛说大法我意不通愿佛方便浅处开示。令我等辈悟佛知见皆得道果。若欲请问不得近前。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知诸四众心之所念。即作方便从座而起前白佛言。世尊。大慈愿设方便开示初机。直指众生见性成佛
龙泉寺在清风宜人的山里,节假日里来往的登山者络绎不绝。一对中年夫妻迷了路,问我出口在哪,就在我带路的时候,她突然不解的问道:你这么的年轻啊,怎么也信佛啊?听到这,才更加慨叹多少人对佛不知不识啊!多少人存在深深的误解啊!或许在众多人眼里,佛门是看破了红尘,是孤独者,是绝望者,是没有文化的老朽们才去的地方。
常有人批判信佛为迷信。何谓迷信?不经审慎思考和理性明辨,迷迷糊糊相信,称为迷信。批判者往往未曾听经闻法,甚且连“佛”之本意亦无言以对,即主观认定佛教为迷信,此批判者岂非更为盲从、迷信?何谓智信?凡透过智慧判断,冷静观察,确知为善良美好,能令人解脱者,方去接受、相信,称为智信。梁启超尝言:“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。”佛教非但不认同迷信,甚且鼓励以理性探索质疑,此种宽容大度,实事求是的态度,便是智信的表征,也是佛教与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。
世人凡事都想图个捷径,既想得到好处,又不想付出辛苦。什么是捷径呢?于是大家想起了佛祖释迦摩尼。既然他老人家佛法无边,就一定能保佑我逢凶化吉,遇难呈祥。于是现在有一种时髦就是烧香拜佛。朋友们若有时间不妨到寺庙走一走,看一看。
所谓「学佛」,即向「佛陀」学习,亦即以佛陀为导师,学习佛陀的慈悲、智慧、威力,及其殊胜功德,达到三觉圆满,万德具足,完成人格,成就佛道。因此,学佛首先应该了解「佛」的意义。「佛」是「佛陀」的简称,来自梵语(Buddha)的音译。又称浮图、浮陀等,意译为觉者或智者。亦即佛陀是具足自觉、觉他、觉满,如实知见一切法的性相,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大圣者。
佛教,世界三大宗教之一,是佛的教法,佛所说的言教。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。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,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,最终超越生死和苦、断尽一切烦恼,得到究竟解脱。佛教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,至今依然深深的影响着世界上的很多人。但同时,佛教对人文社会也有着优良的影响。
现在在中国谈起佛教,常常会受到别样的眼光。反应常常会是“那是迷信”、“太消极”,“太保守”。把佛教作为智慧之学,最起码作为哲学思想来看的,真是少得可怜。智慧的佛教,教人获得心灵自在的佛教,教人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佛教,如何落到这步尴尬境地?中国社会对佛教的误解,竟是如此之深!
什么是极乐世界?极乐世界,即阿弥陀佛之净土,是阿弥陀佛的国土名。又称极乐净土、极乐国土、西方净土、西方极乐世界、安养净土、安养世界、安乐国。是佛教中西方世界佛「阿弥陀佛」即法藏菩萨依因地修行所发之四十八大愿感得之庄严、清净、平等之世界。此世界人民皆是七宝池中莲花化生,是皆具金刚那罗延身的无漏大阿罗汉。因为此世界的民众皆是“诸上善人”,所以无诸苦痛,故名“极乐”。
《安士全书》是“善世第一奇书”,超古超今,诚为传家至宝。全书共分四部,包括戒杀之书《万善先资》;戒淫之书《欲海回狂》;《阴骘文广义》;《西归直指》。前三种书,虽教人修世善,而亦具了生死法。《西归直指》虽教人了生死,而又须力行世善。诚可谓现居士身
一个人对事情不论是好是坏、是对是错,嘴里不要乱说,肚子里明白就好。嘴巴叨叨不休,无事也会变成有事,最后总是会害到自己。那些没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,这样最会惹事。
初一何时上香最好? 智渡法师答: 一日之计在于寅(3:005:00),早起悦泽最好! 智渡法师问答专题 更多智渡法师佛学内容
每个人晚上睡觉时,从他躺在床上到真正睡着,中间起码有5到10分钟的时间。而对普通人来说,这几分钟,基本是在妄想与昏沉当中度过。这样带着妄想睡觉就容易做梦,引起睡眠质量越来越差。而学佛的人,懂得珍惜时间,把握当下。
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,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,那么,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。在佛教初创期,佛教没有佛菩萨像,仅雕刻莲花、轮宝等作为佛法的象征。佛陀圆寂前曾经留言,我死之后要依法不依人,一切以佛法为最高。但是佛弟子们从内心尊重他的人格,
往往我们很多人,都是有了病才来念佛。念佛求病好,灵不灵呢?你说不灵吧,有很多人念佛病就好了;你说灵呢,我念佛半天,还没好,在那里着急。 灵不灵取决于哪个方面?看你的心是不是虔诚,另外,看你的
狗的福报 我住在乌敏岛时,有一只狗跑到我那里去;而在戒律中出家人是不准养狗的,所以我也只是把一些吃剩的食物丢给它吃。 有一次,我有事情要处理,于是把门锁上后就离开。隔天,当我把门打开时,它很快的从里面冲出来。 我忽然间想起自己把它锁在屋内,之后四处查
智海法师答:吸烟,我们是不允许吸的,好像僧人戒律当中没有规定,但是有没有相应的呢,比如我们这种五辛,吃肉吃五辛,这些扰乱心性,断大悲种性,我们修学菩提道,这些都是根本。所以,菩萨戒里规定食肉、食五辛,都是不允许。 辛辣的东西增长欲望,而且,吃了辛辣的东西
南无阿弥陀佛。这下面好几个问题比较类似,就一道来回答。问1:念佛专注的时候,我的额头眉心处总会觉得不舒服,很难受,这是为什么?问2:我母亲念佛二十几年了,不论出声还是默念,头顶都会不断地震动,有时还会头晕、头痛,这是为什么?不念佛的时候不会有这种现象。
我看佛书上说,人去世后49天又投胎了,那为什么还总会有已故很久的亲人托梦,或有附体的事情?母亲去世很多年了,可在过节的时候,为什么总会梦见她老人家,家里人说烧点纸钱,烧完后真就不再做梦了,为什么?还有最近家里有个外甥女,突然好好的就头痛的不行
长远心当然不仅是用于学法,可以用于很多地方。比如求道的心,包括出家的心,往生心,都属于长远心。从学法来讲,我们的长远心,如果按时间定位学习,就个人而言,应该是终身去学习。有一句话,“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”。学修之道,也非一日之功,靠一两天是难以成就的
一种是念生老病死苦,看破放下;一种是专心持咒,将意识移转,使病痛的感觉减轻。但最终要想离开苦恼,必须用智慧消融,看到生死无常由业报而来,既知业报所感,就要忍耐,让果报一段段慢慢消失。
佛陀最早弘法的时候,对世间的人并不是一上来就讲苦集灭道,而是讲与这个世界共通的话题,讲大家都能够理解接受的法。当时就有一位普通人来请问佛陀:一个修过布施的人和一个没有修过布施的人,如果他们两个都升天的话,会有什么差别呢?
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如果没有“本钱”也到不了。这个往生“本钱”即是念佛,行住坐卧都要念。如果怕轮回苦,就去西方,一心念佛,念到没有妄念,除了念佛之外,没有其他意识,像谈恋爱一样,拼命想佛、拼命念佛。
当你对三宝充满信心的时候,三宝的无穷力量就是你的力量。我们的背后是谁?是三宝。三宝的力量是可以穷尽的吗?是有限的吗?是有边际的吗?没有。三宝的力量无所不在,是广大的、无量的、不可穷尽的。把自己放下,三宝的就是你的。
“六门”就是六根——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。眼根,就是指我们的眼器官、眼神经,这是浮尘根,还有胜义根的是光明体,它能倒映影像,是肉眼看不见的。耳根,就是耳的轮廓、耳膜还有耳神经,这是浮尘根,还有耳的胜义根。鼻、舌、身也是一样的。眼、耳、鼻、
你的这个心往哪里想,怎么想,就改变了你的情绪。你的身体、你的生活、你的家庭,还有你的整个宇宙是这样改变过来的,所以这个心念的改变是由我们自己的起心动念所决定。
即使是社会上的一般凡夫,无论治学、治家、营业、理财,乃至服务社会人群、回报社会,尚且都要勤劳不懈。我们得付出代价、努力。比如说考大学,大学也有不一样的层次,像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是重点大学,我们需要努力才能考上。
这种选择确实比较为难,父母应该多关注跟孩子的关系。多情况之下,这个孩子会来,他肯定是带着功课,要让父母一起来学习的。但是不管是任何一个孩子,来到这个世界、来到这个家庭,其实都是为这个家庭,带来某些让我们共同去学习去成长的东西。
我们大家的心是有巨大的力量的,但是大部分人都没有把心的力量用好,把心的力量都用在不该用的地方上了。很多人都用这个心的力量来吵架了,吵架的声音很响。做好事的时候声音都悄悄的都不敢说,做坏事力量很强大。
赞助、流通、见闻、随喜者、及皆悉回向尽法界、虚空界一切众生,依佛菩萨威德力、弘法功德力,普愿消除一切罪障,福慧具足,常得安乐,无绪病苦。欲行恶法,皆悉不成。所修善业,皆速成就。关闭一切诸恶趣门,开示人生涅槃正路。家门清吉,身心安康,先亡祖妣,历劫怨亲,俱蒙佛慈,获本妙心。兵戈永息,礼让兴行,人民安乐,天下太平。四恩总报,三有齐资,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,生生世世永离恶道,离一切苦得究竟乐,得遇佛菩萨、正法、清净善知识,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,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。
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,若侵犯你的权益,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