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后,有人希望通过在寺院里做义工,来为自己培植福报,求得佛菩萨更多的加持,让自己的人生更顺畅、更好。可是,也有人因无闲暇做不了而焦急。做义工本来是你情我愿的事,寺庙有需要,正好你有时间,又愿意做,那就做。如果因为工作忙没时间,这不是你的错,也不要觉得自己有什么亏欠,机缘不成熟就慢慢来。
可以。你可以试一下,最快的速度一分钟能念多少声,算下来一个小时能念多少。然后你可以把数字放开,按时间算。印祖也常说按钟,一钟就是一个小时。这一个小时按照你的速度,不管念了多少,只要心在佛号上系住就行,摄心就行,就按照那个数量来算。
虽然每天都在听经闻法,但就是智慧不生。我估计原因就是法不入心。有些人可能每天都在听,但是真正能入心的很少,大部分是入脑,然后睡一觉又忘了。这样的问题主要来自哪里呢?其实有慢法。现在很多人因为网络发达,闻法听开示好像都很简单,来得太容易就不珍惜。甚至多数的人,一边做着其他的事情,一边听经闻法,像这样肯定是不会有好效果。
因为我们无始以来,在烦恼、贪瞋痴里熏习得太久了。这些习气、烦恼、贪瞋痴,想要在念上一、两年佛后就全部消灭,这只能是一个妄想,我们会因为这个妄想而痛苦、纠结。现在怎么办?我们要多练、反复的练、不厌其烦的练,这就叫做一门深入、长时熏修。
建议你,如果实在计数跟不上,可以按前面讲过的,计时间,然后折算成数量。如果跟着音频念,就要有所选择了。有的音频实际上是一种唱念法,就是传统寺院道场那种唱诵念佛。有的是把佛号谱上旋律,像唱歌一样。你把这个先搞清楚。
佛像一定要供在佛堂中间,菩萨供在佛像两边,诸神供在菩萨的外侧,可以作为三宝的外护。请他们跟你一起学佛,也让诸神亲近三宝,请他们做佛教的护法善神。你可以替他们做个三皈依,他们也是佛门弟子了,请他们修学佛法,种成佛的善因,跟你一起共修,这样就很好。
一个人适合哪个道场,一个看业力,一个看愿力。心中无大愿,你以为自己在选择道场,其实是业力的驱使,万般都是业,半点不由人。心中有愿的人,就看个人自己内心的准备,然后感召相应的道场、同修、善知识。如果一定要说有所选择的话,基本的条件,要符合修学者个人的愿力,比如说你是修学净土法门的,尽量在净土道场,这样较相应,也
《瑜伽师地论》所讲的闻法当起的五种想:一、珍宝想。人生难得,佛法难逢。能够得到人身,又能够听闻佛法,实在是难遭难遇。所以当我们听闻佛法的时候,应作珍宝想。佛法就像世间的宝贝一样,人人都喜欢,珍贵稀有难以得到。二、眼目想。一个人如果没有眼睛,走路就很容易绊倒摔跤。我们能够听闻到佛法,就“譬如明眼人,能避险恶道”。也就是说,听闻佛法能够让我们出生智慧,有了智慧就不会造作恶业堕落三途,所以闻法应
1 具足信、愿、行才能去:相信有极乐世界的存在,并有意愿且要实践念佛才能去。2 不可以少善根、福德因缘:善根就是根本的菩提心,福德因缘是指利他以及念佛的功德,两者缺不可。3 一心不乱的念佛功夫,心不颠倒即可往生:我们的心散乱多,妄想多,如果能够在见闻觉知的一切处,都能不忘念佛,心不起妄念,便能进入念佛三昧。
修行来讲,它跟在家和出家是没有区别的。就是在家人和出家人,他唯一的区别在于戒律上面的区别,而不是在修行法门上的区别,法门上来讲是一样的。我修净土跟你修净土,它是没有区别的。不能说和尚念的“阿弥陀佛”,是不是功德要大一点?是不是效应要好一点?未必嘛!
善人修净业正因,基址巩固,所以念佛能够得到真实利益。在家人身在俗世,事务过多。而念佛一法,最为方便。可以在早晚,于佛前随分随力,礼拜持念,回向发愿。除此之外,行住坐卧、穿衣吃饭,一切时,一切处,都可以念佛。对于洁净处,恭敬时,或出声,或默念,都可以。如果至不洁净处(如登厕等),或不恭敬时(如睡眠洗浴等),但宜默念,不宜出声。
我们临终的时候,往生净土到底是靠佛力还是靠自己?其实因缘所生法,它不可能单方面佛力就接引我们去往生。它需要佛力、法力、心力,这三力汇于一时,才能成就往生之大事。净土法门很多人往生确实会偏重于说全凭佛力,如果没有阿弥陀佛的本愿摄受力,那我们自己再大的能力你也是往生不了,所以这一点是一个基础。阿弥陀佛慈悲愿力来摄受我们,我们要对这个法门产生信心,对阿弥陀佛产生
盘腿,是练习静坐的最基本的功夫。盘腿质量的好与坏,直接影响静坐入静程度的深浅,这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练习。
初入佛门者,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,以为能打坐、念佛、诵经、持咒的功课,每天坚持做,这样就是修行了。不知道这只是修行的助缘,真正的修行,是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行为,特别是心理行为,把自己不善的习惯改过来,变得善良;
上座时用金刚持的方法,即嘴唇微动持咒,不出声。因为出声念咒伤气,默念伤血。我们修法首先要注意身体,不能把身体弄坏,所以打坐、修行要把身体保护好。但是坐到种子翻腾、心里烦乱、坐也坐不住的时侯,或是坐到昏然入睡、乱梦当前时,就要出声念咒,把那些混乱的妄念和睡魔除掉才能入定。没有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,还是用金刚持的方法持咒。
一打坐,您就知道了自己哪里酸、哪里痛,应该从哪里开始疏通。揉着揉着,就会感觉到由痛变酸,由酸转正常的滋味了。您只要每天这样修复一点点,您的身体就会越来越强壮。一个人打坐的时候,一盘腿,就可以把气聚集在丹田之下,就跟生了一堆柴火似的,不但肚子这块热,腿也会感觉暖洋洋的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因为你不打坐的时候,能量是分散的,但是你一打坐,就把能量聚集起来了。
观世音菩萨,无量劫来,成就大慈大悲法门,利益众生,于生死苦海,为作船筏,于无明长夜为作明灯。恒观众生称念圣号之音声,无苦不拔,无乐不与。九法界众生,无论是内在身心疾病绵缠,烦恼困扰,外在人事逼害,意外苦厄;或无论是生理上,心理上,事业上,人事上,甚至聪明智能,菩提上进,乃至佛果,凡有所求,但能一心称念菩萨圣号,菩萨即以千眼照见,千手护持,令其离苦得乐,称心如意。
念经如果方法得当,也是一种禅修。所谓禅,全称叫做“禅那”,汉译为“静虑”。心念不杂乱叫做“静”,心中观察明了叫做“虑”。能够这样调整安住自己的心,就叫做禅修。如果经常进行禅修,就会逐渐产生禅定和智慧。而实际上,并没有什么好产生的。因为心的深处本来是不乱的,所以禅定其实是心固有的属性之一;因为心本来就具有自然的观察与明了,所以智慧其实也是心本来的属性之一。当然,这里所说的心,不是指思维心,不是指某种想法和念头,而指的是心的本体和本性。
打坐时可能产生的反应现象有四类:第一类现象是痛、麻、酸、养。其中除了心痛和头痛是有病以外,其他如腿痛、腰痛、肚子痛都是正常现象;麻的情况通常都在腿部,并没有危险,有两种麻法:一种是站起来时,觉得两条腿不是自己的,甩甩腿,慢慢地走几步就好了;另一种是麻□,腿上有一块皮肤捏著时好像不是自己的,不要紧张,过一殷时间自然会好。
“居士”的“居”,是居家、在家的意思。居家学佛,在家修行,这是居士的一个最显著,也最重要的特点。也正因为这个特点,作为一名居士,他的修行首先应该注意的,就是要立足于自己仍要居家过日子的实际,不去做超出或有违家庭生活的那些想当然的“修行”!
盘腿,是练习静坐的最基本的功夫。盘腿质量的好与坏,直接影响静坐入静程度的深浅,这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练习。很多初学者对此都摸不着门路,给练习静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,为了更好的练好静坐,现就如何的练好盘腿及锻炼方法阐述如下:
烧香拜佛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,它是人们精神世界的寄托,能够带给人信仰。 在合适的时间烧香拜佛可以祈福求安,带来好运。今天跟大家讲在家供佛烧香有哪些讲究? 1 供香之时最好要先洗手。烧
学佛后,有人希望通过在寺院里做义工,来为自己培植福报,求得佛菩萨更多的加持,让自己的人生更顺畅、更好。可是,也有人因无闲暇做不了而焦急。做义工本来是你情我愿的事,寺庙有需要,正好你有时间,又愿意做,那就做。如果因为工作忙没时间,这不是你的错,也不要觉得自己有什么亏欠,机缘不成熟就慢慢来。
可以。你可以试一下,最快的速度一分钟能念多少声,算下来一个小时能念多少。然后你可以把数字放开,按时间算。印祖也常说按钟,一钟就是一个小时。这一个小时按照你的速度,不管念了多少,只要心在佛号上系住就行,摄心就行,就按照那个数量来算。
虽然每天都在听经闻法,但就是智慧不生。我估计原因就是法不入心。有些人可能每天都在听,但是真正能入心的很少,大部分是入脑,然后睡一觉又忘了。这样的问题主要来自哪里呢?其实有慢法。现在很多人因为网络发达,闻法听开示好像都很简单,来得太容易就不珍惜。甚至多数的人,一边做着其他的事情,一边听经闻法,像这样肯定是不会有好效果。
因为我们无始以来,在烦恼、贪瞋痴里熏习得太久了。这些习气、烦恼、贪瞋痴,想要在念上一、两年佛后就全部消灭,这只能是一个妄想,我们会因为这个妄想而痛苦、纠结。现在怎么办?我们要多练、反复的练、不厌其烦的练,这就叫做一门深入、长时熏修。
建议你,如果实在计数跟不上,可以按前面讲过的,计时间,然后折算成数量。如果跟着音频念,就要有所选择了。有的音频实际上是一种唱念法,就是传统寺院道场那种唱诵念佛。有的是把佛号谱上旋律,像唱歌一样。你把这个先搞清楚。
佛像一定要供在佛堂中间,菩萨供在佛像两边,诸神供在菩萨的外侧,可以作为三宝的外护。请他们跟你一起学佛,也让诸神亲近三宝,请他们做佛教的护法善神。你可以替他们做个三皈依,他们也是佛门弟子了,请他们修学佛法,种成佛的善因,跟你一起共修,这样就很好。
一个人适合哪个道场,一个看业力,一个看愿力。心中无大愿,你以为自己在选择道场,其实是业力的驱使,万般都是业,半点不由人。心中有愿的人,就看个人自己内心的准备,然后感召相应的道场、同修、善知识。如果一定要说有所选择的话,基本的条件,要符合修学者个人的愿力,比如说你是修学净土法门的,尽量在净土道场,这样较相应,也
《瑜伽师地论》所讲的闻法当起的五种想:一、珍宝想。人生难得,佛法难逢。能够得到人身,又能够听闻佛法,实在是难遭难遇。所以当我们听闻佛法的时候,应作珍宝想。佛法就像世间的宝贝一样,人人都喜欢,珍贵稀有难以得到。二、眼目想。一个人如果没有眼睛,走路就很容易绊倒摔跤。我们能够听闻到佛法,就“譬如明眼人,能避险恶道”。也就是说,听闻佛法能够让我们出生智慧,有了智慧就不会造作恶业堕落三途,所以闻法应
1 具足信、愿、行才能去:相信有极乐世界的存在,并有意愿且要实践念佛才能去。2 不可以少善根、福德因缘:善根就是根本的菩提心,福德因缘是指利他以及念佛的功德,两者缺不可。3 一心不乱的念佛功夫,心不颠倒即可往生:我们的心散乱多,妄想多,如果能够在见闻觉知的一切处,都能不忘念佛,心不起妄念,便能进入念佛三昧。
修行来讲,它跟在家和出家是没有区别的。就是在家人和出家人,他唯一的区别在于戒律上面的区别,而不是在修行法门上的区别,法门上来讲是一样的。我修净土跟你修净土,它是没有区别的。不能说和尚念的“阿弥陀佛”,是不是功德要大一点?是不是效应要好一点?未必嘛!
赞助、流通、见闻、随喜者、及皆悉回向尽法界、虚空界一切众生,依佛菩萨威德力、弘法功德力,普愿消除一切罪障,福慧具足,常得安乐,无绪病苦。欲行恶法,皆悉不成。所修善业,皆速成就。关闭一切诸恶趣门,开示人生涅槃正路。家门清吉,身心安康,先亡祖妣,历劫怨亲,俱蒙佛慈,获本妙心。兵戈永息,礼让兴行,人民安乐,天下太平。四恩总报,三有齐资,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,生生世世永离恶道,离一切苦得究竟乐,得遇佛菩萨、正法、清净善知识,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,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。
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,若侵犯你的权益,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!